Pedersen介紹

首頁
Pedersen介紹
Kemper單車廠
產品一覽
訂購需知
連絡我們
參考資料

***關於更多Mikael Pedersen的故事,請參閱 David Evans所著 Mr. Pedersen: A Man of Genius。本書之中文版即將由禾宏文化資訊出版。

<Pedersen簡介> <車架特色> <Pedersen座墊> <騎乘感受> <悲劇天才> <重回Dursley>

<Pedersen簡介>

Pedersen單車是約在西元1893年,也就是距今一百多年前,一位叫Mikael Pedersen (1855 - 1929)的天才發明家所設計的。

Mikael Pedersen是丹麥人,但是他的許多發明,以及他最有名的Pedersen自行車,卻都是他在英國的Dursley製造的。

Dursley-Pedersen Cycle Co.這家公司,從1899年開始生產Pedersen單車,一直到1917年左右。Pedersen單車當時一直在英國有相當的知名度,曾創下不少自行車比賽的時間記錄,甚至曾經上過戰場成為自行車機動部隊的裝備。

 

Pedersen發明這個奇特造型的單車,主要的用意是為了改良座墊的舒適度。他本人就是個單車的熱愛者,平均每年騎乘里程數動輒就是好幾千英哩!一百多年前的英國,單車設備不若今天進步,絕大多數的公路甚至連柏油都沒有,他等於是一年要騎好幾千英哩的Off-Road!大多數業餘車友,每年連在鋪面良好的柏油路上,騎得都沒他遠。正因為如此,他深深感到傳統鑽石型車架的限制,很難做出真正舒適的單車,非得大刀闊斧地改變不可。於是,他就想出了用軟性材料支撐的點子,也造就了Pedersen單車獨特的外型。

<回到頁首>

<Pedersen車架特點>

要製作一台Pedersen車架,需要耗用大量的人力。整台車架由14根細鋼管構成,需要57個焊接點,並且形成了21 個三角形結構。這樣勞力密集的生產,使得它的價格高於一般單車。然而高昂的售價並未減少人們對它的喜愛,很多人還是願意多花點錢購買這台奇特卻傑出的實用藝術品。

 

Pedersen車架的靈感來自於Whipple-Murphy鐵橋的概念。所有鋼管以三角形結構組成,可以同時獲得高強度與輕量化的效果。一開始生產的Pedersen單車只有不到9KG的重量,別說100年前了,就算是今天,9KG仍然算得上相當輕了,何況它可以輕易承受體重90KG以上的騎士。而由於Pedersen車架的結構非常強韌,Mikael Pedersen甚至可以完全只用木頭來做車架!

據說這個複雜鋼管車架,成為半個世紀以後Alex Moulton設計他那著名小徑車的原始概念。無論這種說法是真是假,但Moulton博士是英國人,他必然經常在街上看到Pedersen單車,所以這種設計也必然在他心中留下一個印象。

傳說中,早期Mikael Pedersen用木頭做了幾台原型車,並且存放在自己丹麥的老家中。可惜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,它們被士兵拿來當作柴薪生火取暖,幾乎全被燒光了。不過有一個士兵拿了一台來騎,並且一路騎到了首都哥本哈根,最後這台車輾轉跑到了哥本哈根市立博物館中,直到今天。

<回到頁首>

 

<Pedersen座墊>

而整台Pedersen單車的靈魂,就在它那與眾不同的座椅支撐方式。

一般單車,無論有沒有避震,座墊一定都是鎖在一根硬梆梆的座管上的,所以剛開始騎自行車運動的新手,一定都會抱怨,屁股痛得快要裂成四塊。即使是加了避震器的座管,對於大部分業餘騎士來說,還是很容易騎到坐立難安。雖然各家廠商想盡辦法推出又輕又舒適的人體功學座墊,車褲內墊也每個廠牌各出奇招,但大多數騎士們的屁股依然疼痛不已。雖說騎車年資久了以後,小屁屁會變得比較強壯,一些騎乘時的Cockpit Setting和小技巧也可以有效減低不適,但那都只是治標而已。一般自行車設計上就沒有想要從根本解決這個問題,只能靠騎士自己想辦法去配合,這在Mikael Pedersen的眼中,根本就是本末倒置的事情。

騎單車的是人,為什麼反而要人去配合單車的設計呢?單車應該以人為出發點,進行設計才對啊!

就這樣,他天才的腦筋一動,就做出了這樣一台車子。

整個座墊用一條拉緊的布帶懸空在座桿前方,並沒有和座桿接擉。而座桿的後方,則用兩條鋼索連接到後下叉,提供座桿向後的張力,讓座桿承受的體重能平行於鋼管的方向,傳遞到B.B.,所以即使座管用很細的鋼管,也不會被體重壓得彎曲。

至於座墊本身呢,原始的設計是用編織的,所以相當有韌性。

而Kemper的改良版本,則有兩種不同的設計,供車主選擇。一種是用整塊真皮做成的Classic,面積很大,整個都是柔軟而有彈性的。另一種則是改裝自英國老牌Brooks的,很硬,但如同大家所知,它坐久了以後會變得適合車主的形狀。兩種都很好看,坐起來的感覺也各有千秋。

<回到頁首>

 

<騎乘感受>

那麼Pedersen單車,實際上騎乘的感覺究竟如何呢?

說真的,實在是妙不可言。

基本上的操控感,和一般的單車沒有什麼不同。但是就乘坐的舒適度而言,實在強過所有傳統單車。

在騎乘的時候,騎士可以感覺到,椅墊,就好像完全消失了一樣。身體就好像被一隻看不見的溫柔的大手輕輕托著,懸浮在前後輪之間的半空中!除了雙手雙腳,沒有其他地方和車子有所接觸。然而,騎起來卻又相當穩定,前後的固定帶和鋼索提供良好的支撐,身體並不會左右晃來晃去影響騎乘的安定性。而若是壓車過彎,真皮的椅墊也會一直貼著身體,所以車子的位置和操控感也不會因為車身的傾斜而模糊。

當然,因為Pedersen的設計理念就是輕鬆與舒適的騎乘,所以如果是要狂抽猛送、飛天遁地、挑戰極限,那麼它並不是最適合的車種。但如果是騎著它悠閒地看風景,那麼就像坐在會移動的高級沙發椅上,不必常常下車揉屁股。

不過這麼說,並不表示pedersen單車就只是一台休閒城市散步車而已。事實上,它非常適合長途旅行騎乘,甚至一定程度的上山下海也不是問題。在絕大多數情形下,就像一般單車一樣,只要齒比和座艙設定適合,別人能做的他也都做得到,甚至更好。別忘了,Mikael Pedersen當年就是最好的試車員呢!

下圖中,最後面那位單人騎士,就是Mikael Pedersen本人!

 

<回到頁首>

 

<悲劇天才Pedersen>

而他的天才,並不止於車架設計。除了車架,Mikael Pedersen甚至在1902年,就設計出劃時代的三速內變花鼓!讓人不得不配服他的天才。而他早年工作的時候,也曾經設計出相當著名的「奶油分離機」等等,不但申請專利(用別人的名字),也讓他當時的老板(不包含Mikael Pedersen本人)大賺一筆。所以他是個硬底子的天才機械工程師。後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,他也曾協助軍方改良艦砲和槍支的設計。

Mikael Pedersen這個人據說相當多才多藝(可以想像),愛好藝術和音樂,能演奏一手好樂器,同時在朋友眼中也是個相當有趣、樂於助人的好人。

正如歷史上許多天才一般,Mikael Pedersen晚年過得相當窮困潦倒。由於他在財務及商業經營上毫無概念,他的大多數天才發明都未能為他帶來可觀的金錢,甚至經常被人所矇騙、欠帳,以及拖欠專利授權費用。同時,由於他無法賺錢養家活口,最後他的第三任妻子Ingeborg只好帶著小孩離開他,回到丹麥老家。

這時的他酗酒過度,並且身染癌症。有一天他突然消失了,好幾年之間沒有人知道他的下落。直到幾年之後一位朋友偶然在倫敦的街上看到狼狽不堪的他,於是他才能在朋友們的幫助下,湊足旅費回到丹麥。

Mikael Pedersen逝於1929年十月22日,葬於哥本哈根近郊的Bispebjerg。當時沒有任何儀式,甚至連塊墓碑都沒有。墓地的費用由一位親戚支付,但只維持到1955年為止。後來原本那塊墓地要被回收,供其他喪者使用,不過這樣的狀況並未實際發生。

<回到頁首>

 

<重回Dursley>

所幸Pedersen的故事並未這樣令人鼻酸地結束。許多年過去了,英國的人們,尤其是Dursley的人們,並未遺忘這位曾在他們的國家創造傳奇的丹麥大鬍子先生,並且很多人對於這位偉大的天才連個墓碑都沒有,感到非常憤概。1995年,有人開始籌募基金,積極奔走,希望能重新處理Mikael Pedersen的身後事。經過許多努力與波折,終於在1996年,他的遺骨由丹麥被遷葬至Dursley。

當時舉行了隆重的葬禮,並且有數百名包含社會賢達、宗教領袖、Pedersen的子孫,以及眾崇拜者們參加。當時英國各大媒體皆以大篇幅報導,包括各家報社、廣播以及電視等。

在1929年Mikael Pedersen逝世之時,沒有得到的哀榮,終於在將近七十年之後,還給他應得的禮遇。

直到今天,每年的十月25號,也就是Mikael Pedersen的生日,都會在Dursley舉辦追思儀式。

這樣或許也算是個Happy Ending吧。

2006年五月29號,Vagn Jensen逝世。他是Mikael Pedersen與Ingeborg所生的最後一個孩子。世界上所有曾經與Mikael Pedersen有過直接連結的人,至此已全部凋零。然而他的天才發明,將於這世上長存不朽。

<回到頁首>

 

<Pedersen簡介><車架特色><Pedersen座墊><騎乘感受><悲劇天才><重回Dursley>

***關於更多Mikael Pedersen的故事,請參閱David Evans所著Mr. Pedersen--A Man of Genius。本書之中文版即將由禾宏文化資訊出版。

 

 

總代理:水族工坊 Workshop AQUA 

 總經銷:樂騏單車 Ride for Fun Bikes  台北市信義路二段86巷3號

Tel: 02-23568819   E-mail: info@rideforfun.com.tw  Website: www.rideforfun.com.tw

營業時間:週一至週六 :14:00~22:00

 

©2008 水族工坊版權所有 轉載時敬請註明出處